科辉钛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中国钛谷”崛起创新创业生态新城


发布日期:2014-12-16 15:01:31

 

 “平台+载体”

集成企业创新原动力

 

海绵钛、纯钛锭钛棒、钛白粉……在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园创意大厦3楼,刚刚挂牌的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正在开展为期两周的模拟交易,相关企业在一轮轮“竞买”、“竞卖”中逐步熟悉交易模式。年底前,中心将正式上线,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钛产业交易、结算、检测、仓储、物流及金融服务中心,强化我国钛产业国际定价权,树立相关企业的核心地位。

在新成立的钛谷新材料检测技术中心,3台氢、氧氮、碳硫分析仪检测设备每台价值100万元,相当于3个小微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并刚刚为中心完成第一单任务。当然,该检测中心的“宝贝”还有很多。它们的到来,不仅可以配合交易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化学检测、金相检测和力学检测等,同时也方便了园区内相关技术人员的日常产品检测,大大降低了企业购买设备的资金投入和专职检测人员的聘用。

 “过去,钛和钛合金市场交易方式落后,信息资源渠道有限,定价机制不透明,运营成本和客户成本过高,企业融资发展瓶颈多。交易中心的成立和检测中心的配备,就是为了解决产业链末端的市场之困,帮助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真正实现价值化。”宝鸡市市长助理、宝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卓宇介绍,近年来,宝鸡高新区越来越重视依托各类平台化建设来助力企业解决成长之困,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激发创新主体的原动力。

技术和产品需要平台,创新创业者也需要载体。宝鸡市智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玉林是一款数字智能型“傻瓜”式电焊机的发明人。在企业厂房内,像记者这样的门外汉,通过其发明的数字智能电焊机,只要拿起焊把,轻轻接触焊材,也可以获得一个成型好、焊缝美观,且看不到气孔和焊渣的微观艺术品。然而怀揣这样一项好技术,赵玉林在过去几年中都未曾找到“伯乐”。直到机缘巧合加入驻宝鸡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他不仅获得了免费办公场地,还在园区的帮助下顺利申请到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且即将获得园区上千万元的创新基金扶持。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在平台化服务和载体建设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在平台建设上,宝鸡高新区建设了宝鸡科技资源中心、虚拟大学园和创新驿站,成立了陕西省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宝鸡新材料基地应用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立了石油钻采制造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铁路电气化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试验测试平台和航空安全装备产业试验服务平台,同时,大力引进和联合共建技术转移、技术服务、金融资本、教育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发展产业技术联盟,上线西北首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门户网站“关天之窗”,依托宝鸡高新企业大学为园区企业提供系统综合培训。


tag标签:钛合金,钛产业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917 - 3381220
扫一扫

扫一扫
科辉钛业手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