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辉钛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技术资料

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复合热处理工艺开发与性能定制:热等静压与后续热处理协同作用下的微观组织重构规律及力学性能响应行为


发布日期:2025-8-31 16:00:10

1、引言

钛及钛合金兼具轻质、高强、耐腐蚀等性能优势,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生物医疗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 [1]。作为应用占比最大的钛合金牌号,双相钛合金 TC4 既保持了 α 钛合金的高强度和高蠕变抗力,添加 4% 的 β 稳定元素 V 后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塑性和加工变形能力 [2]。增材制造技术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是一种以三维数字化模型为数据源,通过选择性逐层堆叠实现复杂结构零件近净成形。该技术无需专用模具、成形精度高、开发周期短和设计自由度高,在制造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5]。激光选区熔化技术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是目前金属粉末增材制造领域应用最广泛,产品化市场化最成熟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 [6]。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 SLM 成形的 TC4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7-9]。在 SLM 成形 TC4 的过程中,由于固有的逐层打印和极大的温度梯度等成形特点,促使 β 相晶粒沿热流方向呈外延生长,形成具有高度取向的柱状晶形貌特征。极高的冷却速率 (10⁴~10⁸℃/s) 使初生 β 相发生非扩散型相变而转变为亚稳态的 α' 马氏体相 [10]。SLM 成形的 TC4 钛合金具有高强度和低塑性的特点,SLM 成形的 TC4 抗拉强度可达 1200 MPa, 但其伸长率普遍不超过 10%[10]。因此,SLM 成形后通常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强韧性匹配,以获得更好的使用性能。

学者们针对增材制造成形 TC4 钛合金热处理工艺展开了大量研究 [9-14], 目前主要应用的热处理方式主要有 3 种:退火处理可以消除内应力,使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稳定;固溶时效处理可以改善组织,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SLM 成形的零件除了具有独特的微观组织外,还会引入气孔或未熔合等缺陷,进一步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前两种热处理都是在常压下进行,对改善气孔和未熔合缺陷效果不明显。为了消除这些缺陷造成的影响,SLM 生产的零件一般采用热等静压 (Hot isostatic pressing, HIP) 处理来满足一些高稳定性使用需求。多项研究证实,通过 HIP 处理可以有效消除缺陷,使得组织更加稳定,整体力学性能可达到锻件水平 [13]。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多数集中在一道热处理工序对 SLM 成形 TC4 的影响,对 HIP 处理后的合金再进行后续热处理的研究非常有限。

本文应用 SLM 技术成形出 TC4 圆棒,通过 HIP 处理消除材料内部可能存在的缺陷,再将 HIP 处理后的试棒分别进行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研究不同后处理制度对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演变规律,寻找合适的热处理工艺组合,为实现 TC4 钛合金强度与塑性最佳匹配提供依据。

2、试验与方法

本研究选用气雾化 TC4 钛合金粉末作为激光增材制造原材料,其粒度分布在 15~75 μm 之间,中位粒径测定值 (D50) 为 39.4 μm, 详细元素含量参见表 1。成形过程在 BLT-S310 型激光选区熔化设备上完成,全程通入高纯氩气 (纯度 > 99.9%) 作为保护介质,采用经优化的成形工艺参数,打印方向与设备 Z 轴保持一致,成形出Ф12 mm×65 mm 的圆柱试棒。具体打印参数为激光功率 350 W, 扫描速度 1000 mm・s⁻¹, 扫描间距 110 μm, 铺粉厚度 60 μm。打印成形后的试棒用 HIPEX-80 型热等静压设备进行致密化处理,基于前期热等静压工艺对 SLM 成形 TC4 组织和性能的研究,热等静压工艺为:保温温度 910 ℃, 保温压力 130 MPa, 保温保压时间 2 h [10]。对 HIP 处理后试样进行退火、固溶和时效处理。退火温度为 780 ℃(参照 GJB 3763A 的退火温度) 和 880 ℃(略高于等温条件下 T0 温度 872℃)[15]。固溶温度 920 ℃和 950 ℃(GJB 3763A 的固溶温度为 890 ℃~970 ℃), 分别应用水冷和空冷 2 种降温方式进行冷却,具体工艺过程参数如表 2 所示。

表 1 TC4 钛合金粉末的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TC4 titanium alloy powders (mass fraction, %)

Al Fe V C H O N Ti
6.18 0.16 3.82 0.0075 0.0027 0.069 0.012 Bal.

表 2 TC4 钛合金热处理工艺

Table 2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of TC4 titanium alloy

编号 具体工艺过程
SLMed 未任何经热处理的原始打印状态
HIPed SLM+910 ℃/130 MPa/2 h 的热等静压处理
HT1 SLM+HIP+780 ℃/2 h 退火 (炉冷)
HT2 SLM+HIP+880 ℃/2 h 退火 (炉冷)
HT3 SLM+HIP+920 ℃/2 h 固溶 (空冷)+550 ℃/4 h 时效 (空冷)
HT4 SLM+HIP+920 ℃/2 h 固溶 (水冷)+550 ℃/4 h 时效 (空冷)
HT5 SLM+HIP+950 ℃/2 h 固溶 (空冷)+550 ℃/4 h 时效 (空冷)
HT6 SLM+HIP+950 ℃/2 h 固溶 (水冷)+550 ℃/4 h 时效 (空冷)

热处理完成后,依次使用 120# 至 1500# 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打磨,采用金刚石抛光剂进行镜面抛光。组织观察采用 V (HF):V (HNO₃):V (H₂O)=1:2:17 的 Kroll 溶液腐蚀,腐蚀时间 10~15 s。金相组织观察在 Leica Dmirm 倒置式光学显微镜下完成。力学性能测试参照 GB/T 228.1 标准执行,使用 ETM105D 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室温拉伸试验。

3、结果与讨论

3.1 SLM 成形态微观组织分析

图 1 为 SLM 成形的 TC4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图片。由图 1 可以看出,在垂直构建方向 (X-Y 方向) 和平行构建方向 (Z 方向) 均未发现气孔或未熔合等冶金缺陷,表明 SLMed 试样已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垂直构建方向的金相组织由等轴晶组成,平行构建方向晶粒组织则呈沿热流方向外延生长的柱状晶结构,晶粒的不同结晶学取向导致宏观组织呈现明暗交替生长的现象 [14,16]。高倍 SEM 图像 (图 1c, d) 可以发现初生 β 晶粒内部由交错分布的针状 α' 马氏体相和纳米尺度 β 相组成 [13,17]。

未标题-3.jpg

3.2 不同热处理态的试样微观组织分析

HIP 试样、HT1 试样和 HT2 试样的横截面组织如图 2 所示。经过 HIP 处理,试样的显微组织由 α 相和 β 相组成,初生 β 晶粒的边界依然清晰可见,初生 β 晶粒边界位置的 α 相较内部粗大,前期的研究中已详细分析了 SLM 态和 HIPed 态的微观组织变化 [10,13]。HIPed 试样经 780 ℃/2 h 退火后,α 板条略微长大,β 相含量稍有增加,单个 β 相发生轻微长大。HIP 试样经 880 ℃/2 h 退火后,虽然处理温度低于 HIP 处理温度,但是由于累计发生两次热处理,处理温度都在α+β两相区向 β 相转变的温度范围内,导致 HIP 处理和退火处理效果叠加,β 相长大且比例增多,α 相晶粒尺寸发生明显的长大。

未标题-4.jpg

未标题-5.jpg

图 4 和图 5 为 HIP 试样经不同固溶和时效工艺处理后 TC4 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图片。可以看出,4 组样品中均未观察到 α 等轴相,其组织特征显著区别于常规 TC4 钛合金经固溶 - 时效处理后的典型组织。这一差异可归因于常规 TC4 在固溶前通常经历塑性变形,引入的高密度缺陷而储存了充足的畸变能,从而驱动 α 与 β 相在α+β区再结晶;通过调节固溶温度即可调控等轴 α 相体积分数,进而设计所需力学性能 [12]。SLM 成形的 TC4 内部残余应力在后续 HIP 阶段得到松弛,整个流程中未引入塑性应变,故固溶阶段缺乏促使 α 相等轴化的驱动力;然而,固溶温度仍可调控 α 相的形貌与分布。当该温度由 920 ℃升至 950 ℃,α 相的长径比相应增大,且时效后其排列趋于规则。HT4 试样经 920 ℃固溶淬火,生成的马氏体细而少,550 ℃时效后形成短而杂乱的棒状 α 相,片间距较大;HT6 试样固溶温度更高,淬火马氏体增多,时效后 α 片层变细且长度增加,呈方向性排列,从而呈现典型魏氏结构。

未标题-6.jpg

HT3 试样的金相组织形貌与 HT1 试样和 HT2 试样组织形貌相似,均为板条状 α 相和少量 β 相组成。这是因为空冷的冷却速度未达到 α' 马氏体相转变温度,因而未形成 α' 马氏体相。HT5 试样由于固溶温度较高,金相组织发生明显变化,由 HIP 态的网篮组织转变为魏氏组织。与 HT6 试样形成的魏氏组织相比,HT5 试样空冷的冷却速率降低,形成的魏氏组织更加粗大。在 HT4 和 HT6 的高倍 SEM 图像中均发现弥散分布的纳米级 β 相和亚微米级 α 相,HT6 的弥散相含量更高。

7.jpg

3.3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 SLM 成形 TC4 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 6 所示为 SLM 成型的 TC4 钛合金经过不同热处理制度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对于 SLM 直接成型的试样,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了 1226 MPa 和 1103 MPa, 同时具备 10.3% 的断后伸长率与 41% 的断面收缩率。经过 HIP 处理后,α′马氏体相分解成了弥散分布的α+β混合组织,位错密度降低,TC4 钛合金强度降低,塑性提高。HIP 处理的试样的平均抗拉强度相对直接成形件降低了 18%, 屈服强度降低 15.2%, 但是伸长率提高了 60.2%, 达到了 16.5%。

截图20251002182019.png

将 HIP 处理的试样再经过 780 ℃退火处理,HT1 试样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略有降低,分别为 990 MPa、930 MPa、16.3% 和 43%。在此种工艺条件下,虽然 TC4 钛合金经历了两次热处理,但是 HIP 处理时由于高温下压力的作用抑制了晶粒的长大,退火处理时温度相对较低,所以 α 和 β 相尺寸与 HIP 态相比稍许增加。将 HIP 处理的试样再经过 880 ℃退火处理,HT2 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进一步降低,分别为 929 MPa 和 866 MPa, 断后伸长率由 16.5% 升高到 18.8%。

将 HIP 试样再进行 4 种固溶时效处理后,TC4 钛合金的拉伸强度均达到了 GB/T 2965-2023《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但 HT6 制度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低于标准要求。在 920℃进行固溶处理,风冷的 HT3 试样和水冷的 HT4 试样均具有较好的韧性,当固溶温度提高到 950℃, 相同冷却方式情况下,风冷的 HT5 试样和水冷的 HT6 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降低。在水冷条件下,HT6 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却分别下降至 9.2% 和 16%, 相较于 HT4 分别降低 46.8% 和 60.7%。这主要归因于材料的塑性对位错滑移距离的依赖性。基于位错塞积理论,裂纹萌生临界应力与位错滑移至障碍的有效距离成反比。HT6 的针状或长条状 α 相细长,位错滑移至障碍的有效距离长,位错容易在障碍前塞积,局部应力随之升高,裂纹提前萌生并导致过早断裂。相比之下,920 ℃固溶时效试样为 β 基体上呈网篮状分布的板条状 α 相,内部弥散分布着针状 α 相,位错滑移至障碍有效距离短,位错堆积应力低,不足以引发断裂。裂纹扩展时可通过 α/β 界面协调变形而弛豫,故塑性优于 950 ℃处理形成的典型魏氏组织。

TC4 钛合金的力学性能与 α' 相、α 相及 β 相的相对含量和组织形貌密切相关 [19]。SLM 成型后,材料中的针状马氏体 α' 具有较高强度、低塑性。经α+β两相区 HIP 处理后,α' 相分解为α+β网篮组织,强度指标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下降而塑性指标 (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提升。HIP 过程中,α→β 转变及两相粗化同时发生,但依然有较多残余的细小 α 相可在变形时分散应力,抑制局部应力集中,从而维持良好塑性 [16]。对于 HT1 试样,尽管其退火温度仅为 780℃,α 相和 β 相仍发生轻微长大,β 相略有增加。而 HT2 试样在 880℃退火 (低于 HIP 温度) 时,由于缺乏压力作用,α 相和 β 相均显著粗化,β 相含量也增多。一方面,α 相减少、β 相增多有利于塑性提高;但另一方面,两相的粗化及板条 α 相的吞并长大导致滑移距离增加,这又使得材料强度降低 [20]。

4、结论

本研究以 SLM 成形的 TC4 钛合金为对象,系统考察了在 β 转变温度以下进行 HIP 处理、HIP + 退火处理及 HIP + 固溶时效处理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 SLM 成形 TC4 钛合金的金相组织中,垂直构建方向呈等轴晶粒形貌,平行构建方向呈沿热流方向外延生长的柱状晶结构,β 晶粒内部分布着不同取向的无扩散相变产物 α' 马氏体相。

(2) SLM 成形 TC4 钛合金经过在两相区 HIP 处理后,原始 β 晶界依然存在,α' 马氏体发生分解,转变为α+β两相结构,材料的强度降低,但塑性得到明显改善。

(3) 退火温度升高,HIP + 退火试样的强度持续降低,塑性同步提高。经 920℃/950℃固溶处理后水淬,再实施 550℃时效热处理的试样,其力学性能出现反常劣化现象。

(4) HIP 处理和 HIP+880℃退火处理两种工艺条件下 SLM 成形 TC4 钛合金获得较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多数非极端高应力的工业场景,HIP+880℃退火处理的材料强塑性匹配具有强度够用、塑性最优的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需承受高应力服役环境,SLM 成形的 TC4 钛合金通过 HIP 处理可获得高强度与塑性适配的强韧性匹配,无需再进行其它热处理。

5、参考文献

[1] 丁小明,高星,张宁,等。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TC4 钛合金的热处理组织演变机理 [J]. 热加工工艺,2023, 52 (14): 126-130. DING Xiaoming, GAO Xing, ZHANG Ning, et al. Mechanism of heat treatment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C4 alloy fabricat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Hot Working Technology, 2023, 52 (14): 126-130. (in Chinese)

[2] 冯恩昊,陈蓉,邸士雄,等。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 TC4 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J]. 中国激光,2024, 51 (10): 298-309. FENG Enhao, CHEN Rong, DI Shixiong, et al.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C4 alloy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24, 51 (10): 298-309. (in Chinese)

[3] LIU S, SHIN 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Ti6Al4V alloy: a review[J]. Materials & Design, 2019, 164: 107552.

[4] ZHOU Bin, ZHOU Jun, LI Hongxin, et al. A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4V fabricated by SLM under vacuum[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8, 724: 1-10.

[5] TOBIAS M, MARTIN L, BILL L, et al. SLM lattice structures: properties,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J]. Materials & Design, 2019, 183: 108137.

[6] KUMAR A S, MAINAK B, AMAN S, et al.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of Ti6Al4V alloy: Process parameters, defects and post-treatments[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1, 64: 161-187.

[7] KARAMI K, BLOK A, WEBER L, et al. Continuous and pulsed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of Ti6Al4V lattice structures: Effect of post-processing on microstructural anisotropy and fatigue behaviour[J]. Additive Manufacturing, 2020, 36: 101433.

[8] LIU Jiangwei, SUN Qidao, ZHOU Chang'an, et al. Achieving Ti6Al4V alloys with both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via selective laser melting[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9, 766: 138319.

[9] KUMAR P, RAMAMURTY U. Microstructural optimization through heat treatment for enhancing th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atigue crack growth resistance of selective laser melted Ti6Al4V alloy[J]. Acta Materialia, 2019, 169: 45-59.

[10] LV Zhoujin, LI Haofeng, CHE Lida, et al. Effects of HIP process parameter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4V fabricated by SLM[J]. Metals, 2023, 13: 991.

[11] 李玉海,左柏强,蔡雨升,等。低高温双重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 TC4 钛合金断裂韧性影响 [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 51 (05): 1864-1872. LI Yuhai, ZUO Baiqiang, CAI Yusheng, et al. Effect of low and high double heat treatment on fracture toughness of TC4 titanium alloy fabricat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22, 51 (05): 1864-1872. (in Chinese)

[12] 窦振,张安峰,王豫跃,等。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选区激光熔化 TC4 动载性能及各向异性的影响 [J]. 航空制造技术,2024, 67 (06): 100-108. DOU Zhen, ZHANG Anfeng, WANG Yuyue,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on dynamic load properties and anisotropy of TC4 titanium alloy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24, 67 (6): 100–108. (in Chinese)

[13] 吕周晋,李好峰,车立达,等. HIP 温度对 SLM 制备 TC4 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J]. 金属热处理,2022, 47 (06): 138-142. LV Zhoujin, LI Haofeng, CHE Lida, et al. Effect of HIP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C4 titanium alloy prepared by SLM [J].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 2022, 47 (06): 138-142. (in Chinese)

[14] 李文贤,易丹青,刘会群,等。热处理制度对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 TC4 钛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 22 (01): 70-78. LI Wenxian, YI Danqing, LIU Huiqun, et al. Effect of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C4 alloy process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Powder Metallurgy, 2017, 22 (01): 70-78. (in Chinese)

[15] JI Y, HEO W T, ZHANG Fan, et al. Theoretical Assessment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Kinetic Pathways of Multi-component Ti Alloys: Application to Ti-6Al-4V[J]. Journal of Phase Equilibria and Diffusion, 2016, 37(1): 53-64.

[16] THIJS L, Verhaeghe F, Craeghs T, et al. A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of Ti-6Al-4V[J]. Acta Materialia, 2010, 58(9): 3303−3312.

[17] ALI H, MA L, GHADBEIGI H, et al. In-situ residual stress reduction, martensitic de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enhancement through high temperature powder bed pre-heating of Selective Laser Melted Ti6Al4V[J].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17, 695: 211-220.

[18] Wang H, Chao Q, Chen H S, et al. Formation of a transition V-rich structure during the α' to α+β phas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Ti-6Al-4V[J]. Acta Materialia, 2022, 235: 118104.

[19] 张伟祥,唐超兰,陈志茹,等。退火温度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TC4 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J]. 金属热处理,2019, 44 (6): 122-127. ZHANG Weixiang, TANG Chaolan, CHEN Zhiru, et al.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C4 titanium alloy form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 2019, 44 (6): 122-127. (in Chinese)

[20] 徐戊矫,谭玉全,龚利华,等。退火温度和冷却速率对 TC4 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 45 (11): 2932-2936. XU Wujiao, TAN Yuquan, GONG Lihua, et al.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cooling rate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C4 titanium alloy [J].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6, 45 (11): 2932-2936.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硕,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热等静压加工技术研究和热等静压设备能力提升。E-mail: chenshuo@hipex.cn。

(注,原文标题: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TC4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tag标签:航空航天应用,SLM-TC4构件,全流程热处理,热等静压致密化,强韧化协同,组织性能优化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917 - 3381220
扫一扫

扫一扫
科辉钛业手机网

返回顶部